6月9日,全省早稻中后期病虫和草地贪夜蛾发生趋势会商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各市、部分县(市、区)测报技术人员,以及科研单位的专家共40余人参加了会商。省植保
农药站徐永副站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交流了全省早稻前期病虫发生情况,并对下阶段病虫发生趋势做出预测:预计今年我省早稻中后期病虫总体为中等发生,其中白背飞虱、二代二化螟、纹枯病局部偏重发生,稻瘟病、白叶枯病在老病区潜在流行风险大。同时,会议还邀请了浙江省农科院、浙江省气候中心等单位专家就水稻病虫、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治、农业气象、数字植保等方面进行了培训。各地植保技术人员也就当前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控工作进行了交流讨论,预测今年我省草地贪夜蛾在夏季为中等发生。
会议强调,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是一项专业性强的基础公益工作,为病虫害科学防控提供依据,对于"虫口夺粮"促丰收具有重要作用。会议对做好全年监测预警工作进行了布置:一要加大监测调查的力度和频度,重点加强对水稻"两迁"和草地贪夜蛾及稻瘟病、白叶枯病等重大病虫的系统监测,加大田间普查力度,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做到早监测、早预报,及时指导开展防治。二要严格执行信息报送制度,认真做好水稻病虫周报工作,做到不错报、不漏报,确保按时上报率达100%。三要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充分运用"浙江科技大脑-植保服务在线"平台,做到病虫情报发布的当天上传至平台,实现精准推送至辖区内种植大户,提高病虫情报进村入户率,更好发挥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