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标题: | 如何防治红蓼褐斑病 | 信息类型: | 供应信息 |
信息编码: | 4135283869.shtml | 发布日期: | 2021/05/12 10:41:35 |
红蓼是绿化、美化庭园的优良草本植物。红蓼的茎、叶、花适于观赏,可以将它种植在庭院、墙跟、水沟旁点缀人们不涉足的角落。症状: 褐斑病为害红蓼叶片形成病斑。病斑生在叶片两面,初为黄褐色小斑点,圆形或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大小3-6毫米。有时1片叶上有数10个病斑点,小斑点逐渐扩大为直径1-2厘米的病斑,内部淡褐色而周边呈浓淡有差别的同心轮纹病斑,病重时病斑直径可达2-3厘米。病源:病部出现灰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原病原称蓼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为害叶片的两面,该菌生长发育**适温度为27-30℃,37℃以上或5℃以下停止发育。分生孢子萌发**适温度为26-31℃,**适相对湿度为98%-**。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株、病叶、病根与杂草,并一同烧毁处理。合理密植,控制田间透光度。加强水肥管理,使苗壮抗病力强。除施足基肥外,要通过叶面喷施多肽酵素、多元素、叶巛根等叶面肥提高植株自身抗病能力;发现病害建议用法用量:叶面病害方案:矿源黄腐酸钾+棵牛套餐+久笑灵+海藻生物刺激素+枯黄免疫剂兑水4080斤喷雾于叶面往下传导,正反面喷到为好,慢走细喷;死苗烂根重的地方可以灌根处理,病害重的地方,根据病情可以增加用量。3天以后用微生物土壤细胞修复剂喷雾、冲施、滴灌、或撒施,调理土壤,增强土壤透气性,改变根系周边环境,生根壮苗,提高根系免疫力。有助于根茎生长。对于种植的朋友来说病害防治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参考上述的方法,也可以结合自己种植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病害的防治方法。如果上述的方法不适合你遇到的情况而自己没有好的方法,建议您及时联系我们根据您遇到的情况进行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登记证号:农肥(2018)准字11755号执行标准:1106—2010技术指标:腐植酸≥3.0%            N+P2O5+K2O≥20.0%
以上信息由河南菌莱土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本网站仅提供存储空间
企业名称: | 河南菌莱土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地址: | 河南 |
联系人: | 技术咨询;苏经理(男) | 联系电话: | 155175835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