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标题: | 草莓黄萎病革腐病红中柱根腐病症状及防治方案 | 信息类型: | 供应信息 |
信息编码: | 3135393863.shtml | 发布日期: | 2019/11/18 11:31:35 |
草莓黄萎病、革腐病、红中柱根腐病症状及防治方案一、黄萎病黄萎病为真菌性病害,该病菌为高温型,发病适温25-30℃,夏秋季高温季节病症严重、典型。在连作地块发病加重。该病菌的寄主范围广,并可通过土壤、水等传播。防治要点:该病菌主要通过根部伤口和幼根表皮及根毛直接侵入。应避免在发病草莓园选留繁殖苗母株及避免连作。发现病株应尽早拔除,并妥善处理。对于连作的病发地必须在定植前进行土壤消毒,可采用太阳能高温处理土壤。控制方案:使用青枯立克150倍+大蒜油1000倍+有机硅进行喷雾(2-3遍),同时用青枯立克150倍+沃丰素600倍+奥菌优500倍+有机硅灌根一次,病情严重时可同时复配其它化学药剂;重点喷一下茎基部位。备注:新棚区发现死棵,重点灌得病行和临近得病行的4-6行。老棚区因重茬严重,病原菌多,建议灌根2次。二、革腐病革腐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草莓根及果实,露地及保护地中均易发生。发病适宜条件是饱和湿度、强光照、温度20-25℃,若温度在15℃以下和25℃以上发病率降低,低于10℃和高于30℃不发病。病菌随病果在土壤越冬。果实与土壤直接接触或与雨水、灌溉水等间接接触均易感染。防治要点:采用无病苗栽在无病田里一般不会发病。整平土地,沟渠相通,防止积水。不宜连作,避免在地势低、湿度大的地块栽培。进行土壤消毒。采用高垄覆膜栽培,及时彻底消除病果。治疗方案同黄萎病。三、红中柱根腐病红中柱根腐病为真菌性病害。常见于露地栽培。该病喜酸性土壤,在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较重。防治要点:用抗病品种。不宜长期连作草莓。避免在地势低、湿度大的地块栽培。进行土壤消毒。新发展区不从重病区引种,发病个别病株要立即带土烧掉。防止灌水和农具传播。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增施农家肥,培育壮苗。治疗方案同黄萎病。农药名称:小檗碱农药登记证号:PD20151375农药产品标准证号:HNP13019-D6291批准文号:Q/WTSH 03-2016生产企业:潍坊奥丰作物病害防治有限公司农药成分:小檗碱有效成分总含量:0.5%毒性:低毒防治对象:草莓黄萎病
以上信息由潍坊奥丰作物病害防治有限公司发布,本网站仅提供存储空间
企业名称: | 潍坊奥丰作物病害防治有限公司 | 联系地址: | 山东潍坊 |
联系人: | 潘玲(女) | 联系电话: | 13953605848 |